中国人忌讳甚多,踏入农历七月时,通常会避免「出夜街」。此外,在传统中国的禁忌中,一般人对凶宅亦多避之则吉,以往凶宅无论出租或出售,往往鲜有人问津,其售价通常比市价低至少三成以上。
不过,近年租金持续攀升,租盘供不应求的情况下,即使得知单位曾发生事故,仍有不少租客愿意承租。此外,相比起怕鬼,不少人更怕上不到车,因此凶宅依然有其市场。与凶宅一样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的是,网上一直流传凶宅及其周边单位会贬值,且无法申请按揭,到底这是否只是都市传说?
首先,单位内若发生非自然死亡事件,如谋杀、自杀或意外身亡等,该单位通常会被视为凶宅。然而,凶宅并无法律明确定义。有些估价行甚至会将屋内有人自然离世的单位,也视为事故单位;而有些事故单位因缺乏相关报导及记录,则未被估价机构列为事故单位。
事故单位的楼价下跌机会较大,但贬值幅度,以及周边单位和所属屋苑楼价是否同样受影响,则取决于事故的严重性(如轰动程度及死亡人数),以及估价行掌握相关事故数据的多少,进而评估该物业未来的市场承接力。因此,自杀单位一般比他杀单位更容易获批按揭。此外,事故单位的毗邻单位,甚至上下层单位,也可能受到牵连。过去银行在批核此类按揭时较为审慎,但现时银行对此类单位的态度稍有软化,买家有机会获得部分银行提供按揭。
虽然一般银行对事故单位的按揭申请较为审慎,但主要是基于物业未来市场承接力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,市场上亦有少数银行愿意为此类单位提供按揭服务。鉴于凶宅并无官方统计数据,准买家如怀疑心仪单位为凶宅,应于签约前直接向业主及代理查询该单位是否属于事故单位;此外,睇楼时可多向保安或邻居打听相关消息,甚至自行在网上搜寻相关数据。有意购买凶宅者,建议预备充足的首期资金,如需申请按揭,可先向多间银行进行估价,或寻求大型及专业的按揭中介协助。

